发布日期:2025-03-24 浏览次数:
3月23日,邢台市南和區氣象局工作人員為學生普及氣象無人機知識。 新華社發(張馳攝)
今年3月23日是第65個世界氣象日,主題為“攜手縮小早期預警差距”。當日,河北省氣象局、省氣象學會聯合舉辦2025年世界氣象日主題活動。由省氣象局聯合省科學技術協會、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地震局主辦的“冀望風雲 燕趙科普行”氣象防災減災科普系列活動同步啟動。
在省氣象局,活動現場設置了氣象主播體驗區、VR(虛擬現實)設備體驗區、AR(增強現實)氣象科普區、作業裝備展示區等8個主題展區,為參觀市民帶來一次沉浸式的氣象科普體驗。
公眾借助VR技術零距離體驗了台風、暴雨等極端天氣的威力,直觀了解了氣象災害的形成過程。AR技術則將氣象知識以生動立體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復雜的科學原理變得通俗易懂,公眾在游戲中學習到了防災自救知識。
近年來,河北省氣象部門持續建立健全以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為先導的應急聯動響應機制,實現了從被動應急向主動防御的轉變。活動現場,氣象專家講解了天氣預報制作流程,介紹了“災前—臨災—災中—災后”全鏈條遞進式氣象服務模式和智能化氣象服務系統。
世界氣象日前,全省各地氣象部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3月19日,衡水市景縣氣象局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為來自全縣16個鄉鎮的80名種糧大戶提供農業氣象服務培訓,以智慧氣象賦能智慧農業。3月21日,邯鄲市氣象局在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張庄科技小院開展農技下鄉助春耕活動,開出多份冬小麥田管“處方”。3月22日,承德市百余名學生走進該市新落成的氣象科普館,星空体育體驗奇幻的大氣現象,用一場別開生面的氣象科普迎接世界氣象日。
據悉,今年的“冀望風雲 燕趙科普行”活動將繼續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活動將重點通過開設公益課堂、設置專題科普欄目等形式,向公眾普及氣象防災減災知識,提升全民氣象科學素養。(宋平、白玉潔)
圍場500.152米長的手工馬鈴薯粉條,創造了“最長的馬鈴薯粉條”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淡水育苗+深遠海養成”的養殖方式,每年可供應三文魚苗種500萬到1000萬尾,我國深海養殖的三文魚,每三尾就有一尾來自圍場﹔ 種植涵養水源、防風固沙、減少水土流失的沙棘樹,圍場年產沙棘原果6萬噸、沙棘系列產品170余種,產值4.8億元,成為百姓致富的“黃金樹”…… 圍場不止有“牛羊肉香”,還有這些“隱藏款”驚喜等你來挖! 三文魚魚苗。圍場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圍場以“點石成金”的巧思破解發展密碼——馬鈴薯粉條化身酒界“新寵”,三文魚搖身變為美食界“網紅”,靈芝孢子油成為“液體黃金”,中藥材產業鏈串聯起鄉村振興“金紐帶”。…
2025年“節水中國 你我同行”聯合行動暨河北省節水志願服務活動啟動儀式在石家庄舉辦
人民網石家庄3月22日電 (記者祝龍超)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屆“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屆“中國水周”。3月22日,2025年“節水中國 你我同行”聯合行動暨河北省節水志願服務活動啟動儀式在石家庄市舉辦。…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