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这里是星空体育官网!

星空体育

News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 星空体育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星空体育APP2025年AI眼镜爆发在即一文看懂产业全景布局

发布日期:2025-03-10  浏览次数:

  当AI大模型遇上可穿戴设备,智能眼镜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从Meta雷朋爆款横扫全球,到Rokid、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争相入局,AI眼镜凭借语音交互、实时翻译、AR显示等创新功能,悄然渗透运动、办公、社交多场景。尽管续航、重量与生态仍待突破,但供应链成熟叠加技术迭代,2025年或成行业爆发元年。未来,它能否颠覆手机统治,成为元宇宙入口?本文将深度拆解AI眼镜的进化逻辑、产业链图谱与终极想象。

  最近,杭州七龙珠之一的灵伴科技(Rokid)CEC祝铭明,在余杭政府发展大会佩戴的Rokid Glasses,说“其发言稿就在AI眼睛里”。视频被央视推荐备受瞩目,星空体育APP让这家杭州独角兽又火了。

  此前,由科技巨头 Meta 和时尚领袖 Ray-Ban 共同打造的Ray-Ban Meta AI 眼镜,至2023年9月发布到现在销售突破 200 万。Meta雷朋眼镜的成功,为AI眼镜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就在2月19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启动对 AI眼镜Ray-Ban Meta Wayfarer智能眼镜专项测试。这项举措对行业影响深远,标志着中国在AI眼镜领域的“标准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种种事件,让目前业界的共识是,2025年或将成为AI眼镜爆发元年!2024Q4到今年,Ro­k­id、IN­MO、雷鸟创新、小米、百度等科技新锐、互联网巨头等均已或将启动新品发布会,国内智能眼镜行业迎“百花齐放”,AI智能眼镜崛起!

  那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以下从基本概念扫盲、发展历程、国内外市场竞争情况、产业链上下游拆解和细分龙头,总结与展望,全面解析未来这一最理想的AI终端--AI智能眼镜。

星空体育APP2025年AI眼镜爆发在即一文看懂产业全景布局(图1)

  AI眼镜是一种集成了AI技术的智能眼镜。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像智能手机一样安装各种软件,实现语音控制、蓝牙耳机、翻译、导航、墨镜、出行、聊天服务等多种功能。

  与侧重于视觉增强的AR眼镜不同,这款眼镜适配运动、户外、工作和学习等多种特定场景。不仅设计潮流美观,佩戴轻便、还可适配潮牌穿戴。

  从场景应用上, AI眼镜第一场景是运动,专业运动导航、运动拍照、健康检测等多功能集成;第二是户外游玩的的导航和百事通;第三是教育安防等其他领域。

星空体育APP2025年AI眼镜爆发在即一文看懂产业全景布局(图2)

  目前AI智能眼镜主要分为三大类:无摄像头智能眼镜、带摄像头智能眼镜以及带显示屏智能眼镜。

  (1)无摄像头智能眼镜主要指集成了音频、无线通讯等模块,主打AI语音交互、听歌通话等功能. 如,李未可的Meta Lens Chat,就不带摄像头,重量43克;

  AI+AR智能眼镜有望成为AI智能眼镜最终理想形态。但产品整体完成度仍需软硬件的进一步突破和迭代。

  目前AI智能眼镜有多种交互方式,如触摸交互、语音交互、显示交互、手势和眼动交互。

星空体育APP2025年AI眼镜爆发在即一文看懂产业全景布局(图3)

  AI眼镜的“不能三角:即续航、重量、算力这三者不可能同时满足。与所有的智能终端一样,智能眼镜的功能越多,能耗和需要的算力就越高,如果扩大电池的容量,又会影响到眼镜的重量。无论是AR 还是AI 眼镜,现阶段都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

  续航上,以头部的Ray Ban Meta为例,电池位于右侧镜腿内,总容量为450mAh,续航最多4小时;雷鸟X2电池容量为590mAh,可达3小时。

  从重量上看,近期发布的主流AI眼镜,重量已经降到较低水平,平均重量49g,接近于普通近视眼镜水平(基础眼镜可以做到15-30g之间)。其中最轻的是界环AI音频眼镜,重量仅有31g,中间的Rokid Glasses 是49g;最重的是雷鸟X2,重量约为119g。

  (1)AI与AR眼镜区别:AI眼镜被认为是向AR发展的过渡产品,相比AR,AI眼镜在显示方面放弃了光学显示模组以换取更轻的重量、更低的成本以及更舒适的佩戴体验,先从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始,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

  简单来说:AI眼镜=眼镜+耳机+摄像头+AI,AR眼镜=眼镜+耳机+摄像头+AI+屏幕。

  AI眼镜是辅助现实终端,还是现实世界,轻量化、便捷、低功耗,多用语音交互;VR眼镜是虚拟世界,是虚拟现实沉浸设备,或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依赖高分辨率的屏幕才能有好的体验,如苹果的Vision Pro。

  一句话概括:AI眼镜是 现实世界的智能助手,VR眼镜是虚拟宇宙的通行证。

星空体育APP2025年AI眼镜爆发在即一文看懂产业全景布局(图4)

  (1)2012年,Google发布了Google Glass,一款集成了显示屏,幕和摄像头的智能眼镜,标志着智能眼镜进入大众视野。

  (2)2014、2015年、Epson和微软推出类似产品,Epson Moverio系列和Microsoft的HoloLens,分别面向游戏玩家、企业、开发者,还有 医疗和教育行业。

  (2)2021年:元宇宙概念爆火,小米发布智能眼镜探索版,依托MicroLED光波导技术,佩戴可实现通话、导航、拍照、翻译等功能,标志着AI眼镜交互能力发展和创新。

  (2)2024年-2025年,AI智能眼镜市场神仙打架、百花齐放:Rokid、雷鸟等AR厂商 ,大朋等VR厂商,苹果、三星、谷歌、华为、百度、天猫等AI生态厂商、其他诸如脑机接口、移动电源等行业厂商纷纷入局,标志AI智能交互眼镜驶入了行业发展的快车道。

  总结:AI智能眼镜的硬件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无摄像头智能眼镜(AI眼镜)→带摄像头智能眼镜(AI眼镜)→ 带显示屏智能眼镜(AI+AR眼镜)。

  根据Wellsenn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眼镜的销量约为15.6亿副(对应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其中,近视眼镜销量为6.9亿副,太阳眼镜为8.1亿副,预计到2027年,全球眼镜销量将进一步增长至17.3亿副,而近视眼镜和太阳眼镜的销量将分别增长至7.7亿副和8.9亿副。传统眼镜市场极为庞大的消费群体基础,将为AI智能眼镜的长远增长预备充足的替代拓展空间。

  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将达200万副,2025年预计类似传统手机厂商、互联网厂商等企业将会积极布局探索AI智能眼镜领域,推动2025年全球出货量进一步增长至400万副。到2030年后,AI+AR技术发展到成熟阶段,我们认为到2030年全球AI智能眼镜出货有望达到8,000万部,渗透率约为4.3%。2035年,全球AI+AR智能眼镜销量达到14亿台规模,与智能手机规模相当,AI+AR智能眼镜最终实现传统智能眼镜的替代,达到70%的渗透率,成为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和终端。

  杀手锏优势:Meta AI实时翻译+直播推流,2000元价格带“收割”潮人圈社交生态+元宇宙布局,用户基数庞大。

  杀手锏优势:Meta AI实时翻译+直播推流,2000元价格带“收割”潮人圈社交生态+元宇宙布局,用户基数庞大。

  杀手锏优势:Meta AI实时翻译+直播推流,2000元价格带“收割”潮人圈社交生态+元宇宙布局,用户基数庞大。

  产品:Apple Vision Pro(混合现实头显,为AR眼镜铺路),预计2026年推出轻量化AI眼镜。

  2025年Q3发布无屏眼镜,押注谷歌Gemini大模型,剑指“AI+AR”生态。

  产品:Apple Vision Pro(混合现实头显,为AR眼镜铺路),预计2026年推出轻量化AI眼镜。

  产品:Apple Vision Pro(混合现实头显,为AR眼镜铺路),预计2026年推出轻量化AI眼镜。

  2025年Q3发布无屏眼镜,押注谷歌Gemini大模型,剑指“AI+AR”生态。

  国内基本情况:从魅族499元入门款到Rokid 2499元旗舰,战场已全面铺开,价格绞杀:

  (1)华为:产品:HUAWEI Vision Glass(观影眼镜)、下一代AI眼镜整合鸿蒙生态。盘古大模型+鸿蒙系统,2299元智能太阳镜主打商务场景。

  (2)小米:联手歌尔“复刻”Meta,2025年Q2量产狙击,目标销量30万台。

  (3)字节跳动:之前就布局了VR品牌PICO,2025年1月3日传出要量产AI拍摄眼镜——闪极“拍拍镜”,A1已经支持接入字节跳动的豆包大模型。

  产品:XREAL Air 2(消费级AR眼镜),全球销量超25万台(2023年)。

  2月25日,海信视像科技与AR领军企业XREAL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首款AR高端观影产品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

  产品:XREAL Air 2(消费级AR眼镜),全球销量超25万台(2023年)。

  2月25日,海信视像科技与AR领军企业XREAL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首款AR高端观影产品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

  杭州七龙珠之一,由前阿里巴巴M工作室负责人祝铭明创办产品,产品重量49克,Rokid Max(消费级):

  成立于2021年10月,创始人茹忆,曾是阿里AI实验室智能终端负责人。李未可名字的由来:LAWK=Let AI Awaken。公司聚焦“AI+AR”眼镜赛道。

  成立于2020年,创始人杨龙昇,团队源自酷派集团,致力于打造热爱潮流与科技年轻用户的科技“潮品AI+AR智能眼镜。

  产品INMO AIR3:全球首款实现1080P分辨率的一体式AR眼镜,搭载影目科技自研的“IMAR光学显示引擎”,采用索尼0.44英寸Micro OLED屏幕与先进的阵列光波导技术;首发优惠价4299元。

  于2021年10月成立,创始人李宏伟,毕业于北京大学。雷鸟创新是TCL孵化的AR品牌,专注于智能眼镜的研发和生产。

  2021年10月15日发布雷鸟智能眼镜先锋版,该产品采用分体式设计,搭载MicroLED光波导技术,成为国内首批实现双目全彩显示的消费级AR眼镜之一。2022年8月,雷鸟创新进一步推出雷鸟Air系列,通过BirdBath+MicroOLED技术方案切入XR消费场景,产品重量控制在76克,推动行业轻量化进程。2025年1月7日,发布重量仅为39克的雷鸟V3 AI拍摄眼镜,搭载高通骁龙AR1旗舰级芯片。

  智能AI眼镜整个产业展示蓬勃发展的活力,产业链包含上、中和下游。上游由镜片、镜架和关键元器件的制造商构成;中游则涵盖了AI智能交互眼镜的ODM/OEM和品牌厂商;而下游则专注于商业和消费者场景的应用。

  当前,国内众多厂商相继涌入AI智能眼镜,传统眼镜厂商加盟,AR厂商拓展产业矩阵,VR厂商积极转型入局,AI生态不断完善。

星空体育APP2025年AI眼镜爆发在即一文看懂产业全景布局(图5)

  目前带摄像头AI眼镜为当前主流类型,由于不含光显模组,核心成本仍以主板Soc芯片为主,以RayBan Meta销量最好,所以,今天以他为例来拆解:

  上游产业链主要为AI智能眼镜硬件结构供应商,如主控Soc芯片、光学模组、显示模组,音频模组,传感器模组、交互模组、电源、结构件等。上游产业链主要涉及AI智能眼镜的硬件组成。

  光学模组主要为传统眼镜镜片厂商以及光波导镜片厂商; 显示模组包括LCOS、Micro OLED、MicroLED等屏幕厂商; 音频模组包括麦克风厂商以及扬声器厂商等;传感器模组包括IMU传感器厂商、摄像头厂商等;交互模组主要为语音交互解决方案厂商; 电源主要为电池厂商等。

  Soc是指片上系统芯片,即将多个电子组件集成到单一芯片上,以提供完整功能系统所需的所有电子电路。智能眼镜需要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器专用AI芯片。

  Soc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MCU的基础上发展的Soc,为MCU级Soc,该Soc主要以MCU内核为控制中心,添加特定的功能模块如蓝牙模块、音频模块等形成特定类型Soc,如恒玄BES2500YP芯片;

  另一种Soc是在CPU的基础上发展的Soc,为系统级Soc,该Soc 以CPU为中央控制单元,添加如GPU、DSP、ISP等模块用于实现特定功能,如高通的AR1Gen 1芯片。

  AI眼镜当前主要有SoC、MCU+ISP、SoC+MCU三类方案,其中SoC+MCU方案可能是为未来主流模式。

  系统级SoC方案集成多核CPU、GPU、ISP等模块,算力高、性能强大且通用性高,但成本与功耗较高,但在续航和散热方面存在不足;

  SoC+MCU方案则通过SoC处理高算力任务(如AI计算、图像处理),MCU负责低算力场景及电源管理,兼顾性能与续航,适应广泛应用需求。在成本及技术复杂度上均高于其他两类。具体区别如下图:

  另外,高通在AR领域进展迅速且布局较深,是AI眼镜SoC市场的核心龙头。高通近年来持续加大在AR领域的投入,三年内发布了两款AR眼镜参考设计及首代骁龙AR2平台。

  ④星宸科技:专为智能眼镜领域打造的--小尺寸、低功耗、轻智能影像处理芯片SSC309QL。

  ⑤恒玄科技:无线超低功耗计算SoC芯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推出了BES2800等一系列智能可穿戴芯片。

  ⑥中科蓝讯:蓝牙音频芯片用于MINISO名创优品智能音乐眼镜、WITGOER智国者S03智能音频眼镜。

  ⑦炬芯科技:公司智能穿戴芯片ATS3085搭载于INMO GO第一代智能眼镜产品并已量产上市。

  ⑧ 移远通信:公司为AI眼镜类客户提供包含软硬件技术、算法在内的定制化开发的整体解决方案。

  是电子设备中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的核心组件,具备快速读写能力,能支持AR/VR眼镜的实时数据处理;存储芯片是AI眼镜中价值量仅次于主控SoC的半导体器件。

  佰维存储:采用ePOP(嵌入式封装)技术,为Meta最新款AI智能眼镜提供ROM+RAM存储器芯片。

  兆易创新:为苹果VisionPro提供NorFlash芯片,存储芯片技术实力强。

  东芯股份:专注于NAND Flash和NOR Flash存储芯片的研发与生产,其产品以低功耗、高性能为特点。

  带显示屏智能眼镜(AI+AR眼镜)是AI眼镜的下个阶段,我们来看一下目前的AR 眼镜:

  光显模组在AR设备BOM成本中占达43%,未来亦将是AR眼镜成本的核心组件;AR眼镜功能模块上主要包括光学显示、传感器、摄像头、计算处理单元、音频与网络连接等主要模块,依据功能不同拆解为计算、光学和传感三大单元。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目前AR设备BOM成本中,光学显示模块占比超过40%,计算单元次之,为31%,其他组件如感知单元(9%)、存储(15%)和电池(2%)合计占比约24%。

星空体育APP2025年AI眼镜爆发在即一文看懂产业全景布局(图6)

  由于当前AI眼镜因未搭载光显模组,计算单元占据成本比重最高,但未来随着AI眼镜的发展,带显示屏智能眼镜(AI+AR眼镜)的大量涌现,其光学显示模组,占总体BOM比例必定增加,值得重视。

  在光学透镜上,有棱镜方案、离轴光学方案、自由曲面方案、BirthBath方案、光波导方案等;

  棱镜方案:FOV 较小、厚度高、体积较大,综合优势比较小;自由曲面方案:技术及供应链成熟度很好,主要的问题是透光率太低;Birdbath 方案:技术及供应链成熟度也较好,不适合长时间佩戴、大幅度运动等;而光波导方案虽初级成本高,但在清晰度、可视角度、体积轻薄等方面均有优势,有机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光学方案。

星空体育APP2025年AI眼镜爆发在即一文看懂产业全景布局(图7)

  在显示屏上,有LcOS、LBS、DLP、Micro OLED、Micro LED等。LCoS主要优势在于高性价比,为现阶段主流技术,便宜,劣势在于对比度较低、功耗较高;DLP是一个均衡的方案,但局限性体现在模组体积较大且难以缩小;而Micro LED因其高亮度、长寿命、功耗低、色域广、高解析度、高透过率等特性,星空体育APP有机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显示方案。预计随着技术的发展,工艺制程的改进,预计未来将以光波导+MicroLED为显示主导方案。

星空体育APP2025年AI眼镜爆发在即一文看懂产业全景布局(图8)

  ⑤ 联创电子:拥有比如几何光波导、衍射光波导及超薄镜头成熟的AR/VR关键核心技术;与Magic Leap等海外AR企业合作,提供光学解决方案。

  ⑥ 太辰光:子公司瑞芯源既可以提供平面光波导晶圆,也可以提供平面光波导芯片,是光波导技术的重要供应商。

  ⑦ 苏大维格:国内少数掌握纳米压印光刻技术的企业,该技术可用于AR光波导镜片的制造。拟与高伟电子子公司高伟光学合作。

  ⑧蓝特光学:公司显示玻璃晶圆再裁剪切割后可制成AR光波导,最终用作AR镜片材料。

  ⑨ 利亚德:Micro LED显示模组,像素密度达5000PPI,适配AI眼镜近眼显示需。

  现阶段的传感器主要有环境光传感器,用于辅助图像拍摄; 温度传感器,用于辅助电源管理;血氧传感器,用于计算血氧度; 生物电阻抗传感器检测心率、呼吸率和皮电反应指数; 皮肤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体温。

  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绘制)是AR眼镜实现空间定位与环境感知的核心功能,而传感器性能直接影响SLAM系统的精度与稳定性。

  目前,AR眼镜的主要传感器包括摄像头、CIS(图像传感器)和IMU(惯性测量单元)等,其协同工作是确保SLAM能力的重要基础。目前在AR眼镜的空间感知领域,相关技术已逐步从传统3DoF(仅支持旋转)向6DoF(六自由度)演进。

  DoF名词解释: Degrees of Freedom(自由度)的缩写,3DoF 指的就是内容会在 XYZ 三轴上感知头部方向角度变化;6DoF:指除了3个转动角度外,再加上下、前后、左右等3个位置相关的自由度。

  ① 韦尔股份:国产CIS龙头,CIS(图像传感器)全球市占率前五,推出用于下一代AR眼镜的单芯片LCOS面板用于AR眼镜摄像头。

  ② 格科微:CMOS图像传感器为AI眼镜提供视觉方案,DAG技术提升动态围,多光谱CIS增强色彩还原。

  ④ 汉威科技:MEMS气体传感器,检测精度达ppb级,适配工业AI眼镜安全监测场景。

  其电池容量一般在几十mAh到一百多mAh之间。如,华为智能眼镜2的电池容量为88mAh,小米MIJIA的电池容量为122mAh。

  (3)德赛电池 :苹果电池的供应商,锂电池行业的龙头,提供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工具的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

  (4) 紫建电子:专注新兴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产品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方形电池可用于AR/VR眼镜等,能为小米AI眼镜供能。

  (5)珠海冠宇:全球消费类电池龙头企业,与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联想、大厂厂商保持深度合作。

  AI+AR眼镜的硬件设计涉及精密光学、微显示屏、传感器、芯片模组等复杂组件,OEM/ODM厂商凭借成熟的生产工艺和制造能力,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降造成本并保证产品一致性。并且,由于AR产品设计与功能迭代速度快,OEM/ODM厂商具备柔性供应链支持,能够快速响应品牌方需求,推动产品落地。

  传统眼镜品牌+科技企业联合发品模式优势显著,可能是未来AI眼镜的主要业务模式:传统眼镜品牌在镜片质量、光学安全性及人体工学设计上具备深厚积累,消费者对此已有高度信任,品牌背书能有效消除科技企业在光学领域的市场认知不足,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安全感。目前包括BOLON、Gentle Monster、Rayban等海外头部先后布局其AI眼镜产品,同时国内博士、雅视光学等传统眼镜商亦在纷纷投入跟进。

  (3)华勤技术 :全球智能硬件ODM行业第一龙头,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出货量超全球的10%。与英特尔、高通、联发科、华为、小米、OPPO、等大厂合作。

  (4)创维数字 :拥有GoogleTV生态,深度绑定字节跳动PICO,是AR眼镜+华为海思”第一龙头。

  (5)亿道信息 :手握微软Hololens2代工资质,独家供应华为教育版AR眼镜光学模组 。

  (6)TCL电子:Mini LED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雷鸟创新Rayneo 是一家由 TCL 电子孵化的行业领先的 AR 创新公司。

  下游产业链在于AI智能眼镜的销售以及售后,包括AI智能眼镜品牌厂商以及传统视光渠道商和消费电子渠道等。下游产业链主要涉及AI智能眼镜的品牌以及销售渠道和应用。

  1、博士眼镜:零售渠道龙头,与雷鸟合作销售AI眼镜。布局AR眼镜最早的眼镜零售商之一,经营网点遍布全国23个省市,已与商场、超市等渠道联营打造配镜中心,并与医院合作开设视光中心,渠道优势明显。公司目前已与华为、Rokid、雷鸟、李未可等多家AR眼镜玩家达成合作,主要提供线上配镜服务和线年公司成为雷鸟创新战略投资方,近期拟与雷鸟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共同研发国产版MetaRay Ban,进一步加码智能眼镜赛道。

  2、国内四小龙:雷鸟、NIMO、Rokid、XREAL(见竞品介绍部分)

  3、大厂延展的AR眼镜:华为、小米、OPPO、字节跳动等大厂,主打消费 C端场景。

  二是,国外已有成功的AI眼镜畅销案例,也给了大家很大信心。2024年Meta眼镜出货量或达200万台,未来推广销售至全球,将超600万台。Meta眼镜的销量已经证明了用户对这一赛道存在需求,相比其他AI硬件,AI眼镜跑通了从0到1的过程。再者,AI眼镜硬件供应链完善,AI智能体趋于成熟,包括各大厂的纷纷加仓和卷入,丰富了整个生态。

  但同时,我们必须意识一个问题,无论是智能AR或VR眼镜,在消费端至今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主要有这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技术上,续航问题:现有产品通常只能续航2-4小时;还有就是体积与重量问题:现有技术下,高性能设备往往笨重,就算现在最轻的只有37克,长时间佩戴舒适度依旧比较差;另外就是缺乏杀手级应用:现有功能(如导航、信息提示、翻译)更多是“锦上添花”,而非不可替代的刚需,用户难以形成强购买动机。再者就是价格了,厂商在“高性能”与“亲民价格”之间难以平衡,例如Meta与雷朋合作的智能眼镜虽定价300美元,但功能简化(无AR显示),导致定位模糊。

  整体来看,AI眼镜经历了低潮,但入局者众多,尤其是2025年发展迎来了爆发之年;Meta眼镜的畅销也大大证明了市场的接受度和认可度。Meta开了一个好头,但这个行业真正爆发还需要时间、需要更多场景的聚焦、轻量化的技术迭代、价格的下沉、真正生态系统的完善。

  未来,随着5G网络、云计算能力、感知计算以及光学模组技术等的持续革新与演进,AI智能交互眼镜场景应用或将持续性、渐进性地完善壮大。并且精准触达各类工作和生活的场景、沉浸式融入人们的方方面面。

  总之,AI智能眼镜作为AR技术路线的渐进产品,将成为通往元宇宙的入口之一,AI眼镜的未来必定是星辰大海!

标签:vr眼镜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86 7799 99823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weixin88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